11月5日,秦創原·涇河灣秦智匯項目正式開工,秦創原·涇河新城產業項目集中簽約。聚力重點項目,涇河新城建設秦創原跑出“加速度”。
11月1日,記者從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公布新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延安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上榜”。
如果要在陜西省內尋找校園足球的熱土你就一定會聽說——“南留壩,北志丹”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留壩縣通過發展足球事業實現“一瓢水澆開三朵花”的故事張素洋從小懷揣著足球夢他從師范學校畢業后回到家鄉成為一名體育老師2008年底,留壩縣所在的漢中市要求大力發展女足運動在留壩縣中學任教的張素洋與時任校長陳軍一商量決定開始招募女足隊員組建一支球隊為解決經費問題張素洋四處向縣里的企業和朋友“化緣”2010年,張素洋的哥哥張素春讓其所在的火燒店鎮小學和城關小學也加入進來校園足球開始在留壩生根發芽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現效力于陜西長安競技女足的國青隊員鄒夢瑤才能夠與足球結緣↓從2014年起留壩縣中學“足球班”正式成立了每屆“足球班”招生二十多個名額恰好組成男女足兩支球隊代表留壩外出參賽足球為孩子們升學插上翅膀截至目前留壩已有70多名學生因為足球特長升入北師大、北體大、四川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如今留壩的校園足球“1352”發展思路已成體系“1”指的是抓好留壩縣中學“3”是從三所足球開展較好的小學中儲備一批足球人才“5”指的是一般小學足球課占到特色體育項目課課時的50%“2”指的是在當地兩所幼兒園進行學前足球探索留壩縣留侯鎮營盤村10年前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高海拔及落后的交通狀況使這片土地相對封閉村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從2016年開始留壩縣先后在營盤村高標準建成了6個標準足球訓練場和1個可容納2000人的標準足球比賽場建設了8棟運動員公寓和運動員餐廳、康復中心等配套設施這讓營盤村有條件開始承辦足球賽事、青訓等活動一條集食宿、休閑觀光、土特產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逐漸形成近三年來足球為當地帶來的經濟收益達3000萬元隨著中國女足去年8月來到營盤村訓練留壩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中國女足在留壩訓練留壩校園足球發展既推動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又通過體育打造了產業鏈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目前,營盤足球訓練基地正加快建設民宿、醫院、酒店等配套設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留壩將成為國內諸多球隊爭相“打卡”的熱門集訓地這個位居秦巴山區腹地的西北小縣也將會為中國足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記者:姚友明圖片、動圖:李一博、邵瑞、楊冠宇、姚友明。
為扎實做好秋季防汛減災工作,進一步提高應對公路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確保汛期國省干線公路安全暢通,近日,咸陽市公路局聯合多部門開展公路防汛搶險應急演練。
今年以來,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檢察院堅持全鏈條重拳出擊、全方位構建網絡、全地域精準宣傳,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多發高發態勢,能動守護百姓的錢袋子。
近年來,陜西省水稻主產區漢中市通過優化“三農”生產力要素配置,大力發展多種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在保證糧食穩產的同時,為農戶提供增收新途徑,實現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
9月5日,新城區10個基層應急管理辦公室掛牌,初步在轄區街道實現了“六有”(有機構、有隊伍、有預案、有物資、有場所、有平臺),為打通應急管理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堅實基礎。
鄠邑區緊緊圍繞“詩畫鄠邑、品質新區”發展目標,依托秦嶺北麓獨特的自然、人文、地理資源優勢,以鄠邑區葡萄全產業鏈標準化及品牌化提升為核心,重點打造以戶縣葡萄為代表的特色農業。
為了加大區域旅游開發,同時向外推介“陳倉”這張名片,帶動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引導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九龍山旅游公路于2015年8月開工建設,2016年10月建成通車。
8月20日,安康市紫陽縣高橋鎮蘭草村30余畝兩季稻開鐮收割,農戶們頭頂烈日,不畏高溫,搶抓節令,忙碌的在田間地頭搶收水稻,繁忙熱鬧的豐收景象構成了一幅幅完美的鄉村畫卷。
■ 今年,陜西城鎮綠色建筑竣工面積將占新建建筑竣工面積的60%,力爭達到70%■ 目前,陜西建成裝配式預制構件規模生產企業33家,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5個■ 到2025年,陜西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隨著城鄉建設逐步實現綠色轉型,2022年,陜西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項目有序推進。
8月16日上午,由中共漢中市委、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漢中市委宣傳部承辦的“漢風古韻·文創未來”漢中市第三屆文化產業專題招商推介會在西安舉行。共簽訂項目18個,總投資26.9億元。
7月14日,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創建資格名單,石泉縣名列其中。
據了解,2021年以來,商南縣圍繞全市打造“中國康養之都”總目標,確定“康養慢城”具體目標,推進設施建設、發展“六大產業”、實施“三個工程”,著力打造全國最佳康養示范區、秦嶺康養慢城。
近年來,孤山鎮楊家溝村以“生態立村,生態強村”為根本,以“村企共贏,共同富?!睘槟繕?,緊緊圍繞“林上山、田下川、山坡半腰建果園、打壩造田筑魚塘”的立體縱向設計發展模式,劈山造田,打壩淤地(蓄水),造林綠化,實現了“土不下山,沙不出川”的目標,呈現岀了人民群眾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優、生態環境美的新局面。
對納入執法正面清單的企業,以非現場監管為主,減少或免于現場檢查;以在線監控、無人機、大數據分析等形式開展非現場監管執法。
今年來,渭南市臨渭區將促銷費、穩增長作為當下大事來抓,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提振消費、融合文旅、保障民生的有力舉措。
據介紹,此次終南詩賦名家朗誦晚會是第四屆關中忙罷藝術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鄠邑區用文藝賦能鄉村振興的又一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