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西遷后的交大校園一角(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自從1956年交通大學主體部分西遷以來,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懷揣著“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在曾經一片荒涼的黃土地上甘于寂寞、樂于奉獻,用激情、熱血和青春芳華,鑄就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戰略布局調整的成功范例。
西遷后經過61年的艱苦奮斗,西安交大至今累計為國育才25萬多人,培養出的33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2017年9月,西安交大入選國家一流大學A類建設名單,8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成為西部地區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詳情】
經歷20世紀50年代交大西遷的部分師生行走在西安交大校園內(2015年11月19日攝)。新華社發(王曉凱 攝)
西遷過后61年,如今西安交大再度將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定到西邊:在西安以西,西安交大正在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依托陜西省產業優勢與西安交大多學科的人才優勢,創建一個西部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實現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高新企業孵化和規模產業核心技術的源頭供給。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黨的十九大召開,讓西安交大的師生們倍感振奮。史維祥等15位交大西遷老教授難掩激動,決心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一封信,匯報他們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體會和學校西遷以來的發展成績,表達對黨和國家的感激之情。
傳承好西遷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新時代作出新的貢獻,是西安交大人共同的決心。【詳情】
從黃浦江畔到渭水之濱,61年前,胸懷愛國之志的一群人,堅決響應黨和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自此扎根黃土地,開啟了一個建設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學的風云甲子。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新時代賦予西遷精神新內涵,交大人將勇做西遷精神新傳人.百年交大肩負著歷史責任,將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服務、做出更大貢獻。